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金坛财政:让城市发展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 2025-08-06   10:11   字号:[ ]

   近年来,金坛区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努力实现一个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一、坚持人民城市之本,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解决住有所居的同时兼顾生态宜居。2021年以来,金坛区系统化推进城镇老旧城区改造,陆续启动10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78.88万平方米,投资总规模超3亿元,重点解决了老旧小区设施破旧、环境脏乱、社会治理缺位等问题,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新建市政污水管道43.9公里,同步改造出新市政道路23.6公里,投资总规模超26亿元,从源头上断绝了“黑水”下河,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缝合了城市生态伤口。

   二、走好城市发展之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2024年金坛区教育投入超20亿元,着重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调整钱资新城区域汇贤中学等学校施教区,优化调整西旸小学等3所学校,加快推进汇贤中学、薛埠中心小学、儒林实验学校等8个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与下沉,完善分级诊疗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形成以金坛第一人民医院为核“1+9+N”医共体集团模式,构建起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紧密型医疗服务网络。

   三、把握城市发展之重,提供精细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自2022年以来,平均每年投入超0.8亿元,打造一体化管理、专业化服务、项目化运营的金坛“城市管家”,目前已涵盖绿化养护、市政养护、环卫保洁等服务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上线了“金坛城市管家”小程序。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传承城市文化之魂,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围绕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基因,推出系列举措,持续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目前,金坛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82项。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金坛区采取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探索设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保护激励机制,鼓励支持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