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成本管控+绩效提升”双轮驱动——扬州财政出台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5-03-27   15:46   字号:[ ]

   为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深化市级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日,扬州财政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助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

   一是整体谋划,构建成本管理思维。在深入研究中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扬州财政充分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广泛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强化应用”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预算申请测成本、预算安排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完成评成本”的全流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实现“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更加精准高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二是分步实施,聚焦重点领域攻坚。《方案》按照“深化试点+全面推广+完善制度”的“三步走”路径,分步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确保改革稳步落地、取得实效。在深化试点阶段,聚焦行政运行、城市运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选取社会关注度高、数据可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积累实践经验,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在全面推广阶段,将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的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管理的全过程,确保成本管理贯穿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完善制度阶段,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务实高效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为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创新机制,构建科学管理模式。《方案》紧扣“降本”和“增效”两大核心目标,明确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形成“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梳理优化业务流程、深入分析投入成本、确定财政支出标准”四大分析流程。通过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的全过程,构建起覆盖财政资金使用全链条的科学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培训和专业支撑等保障措施,营造“讲成本、重成本、用成本、比效益”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保障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见效。

   接下来,扬州财政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采取“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会同相关预算主管部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同时,选取部分县(市、区)同步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向基层延伸,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