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时代抢占智能新赛道。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保障,集聚腾讯、移动、电信等行业巨头,到年底我市将建成算力规模8900P。上线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汇聚本地算力及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超算天津和济南中心等共享算力。
近日,扬州在苏中苏北首发《扬州市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细则(试行)》,细化人工智能算力券发放、兑现、绩效管理等规定,按照实际支付智能算力费用30%的标准兑现补贴,同一主体每年最高可获取200万元补贴。
“算力券发放采用‘免申即享、直达快发’方式,需求主体在运河城市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交算力需求后,平台自动核发电子算力券。算力券载明兑现期限、兑现标准、兑现方式等内容,有效期为12个月。”扬州市财政局政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算力券支持对象为:在扬州市注册的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在运河算力平台上定购智能算力资源,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行业运用,科研试验验证及新技术研究等。该负责人表示,算力补贴政策旨在助力算力需求主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据悉,扬州市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政策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发挥资金和国有资本放大引导作用,支持数字化发展机制,如成立扬州市数字经济联合会,加强数字创新资源汇聚整合,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同时组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我市数字经济领域战略性、引导性重大项目落地。主要聚焦对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基础和工业软件、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相关产品和技术等为主营业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