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财政局以国有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资”统筹管理为指导,聚焦收益增长潜力较高的资产,与各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为全面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提供强大动力。
一、立足系统性思维,统筹开展工作部署
(一)全市一张图,加强工作部署。按照省财政厅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工作部署,将资产盘活工作列入局重点工作,严格按照序时进度,逐项推动盘活落实。
(二)全市一盘棋,制定盘活方案。按照省厅文件精神,结合徐州市实际印发了《徐州市进一步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资产盘活的具体要求。
(三)全市一张网,理清闲置资产。按照边清查、边盘活、边总结的原则,督促指导市各主管部门进一步梳理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车辆、办公设备和家具、大型仪器、无形资产,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二、坚持精细化管理,逐项梳理闲置资产
根据职责分工,将房屋、土地数据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共享,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以上内容的校对核查,市财政局对办公设备、家具资产等资产进行校对检查。对接单位了解资产闲置情况并结合相关部门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盘活路径,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增收节支。
截至2024年2月,市本级通过出租、处置方式形成盘活收入约9492万元,其中,房屋、土地形成收入9444万元;车辆20万元、办公设备家具8万元、大型仪器设备20万元。通过优化在用、统筹调剂节约资金61.8万元,其中,房屋8.36万元、车辆3.05万元、办公设备和家具50.39万元。
三、坚持研究性工作,形成资产盘活经验
为确保盘活工作顺利推进,最大限度挖潜增效,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徐州市积极破解房产历史遗留难题,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开展盘活工作。
一是成立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徐州市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已顺利办理市资规局、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楼、东区综合楼、市纪委、市价格认定中心、市公安局、市档案馆、市政务办、市规划馆等10处房屋权证转移登记工作,新增统一登记面积22.97余万平方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率上升至72.65%。
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统筹调配管理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统筹调配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按单位自查、核查登记、腾退移交、调配使用四个步骤推进。清退企业占用办公用房111间,近2600多平方米。利用清退的办公用房保障市人大等6家单位办公用房22间500多平方米,保障单位正常办公需求。为市纪委、市妇联调配办公用房41间近1000平方米。
三是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调剂房产。为解决知识产权法庭的办公用房问题,协调泉山国投解除科技城相关房屋银行抵押,用市气象局黄河南路40号房产与泉山国投科技城房产进行置换使用,实现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跨部门、跨层级置换使用权使用。
四是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原市科协搬迁腾退的不适宜作为党政机关办公的房产优惠租给王陵社区,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将原闲置的机关食堂附属用房提供给民和社区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使用,将云西小区闲置房屋提供给云西社区作为社区老年餐厅服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