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无锡市零基预算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日期: 2024-02-04   09:54   字号:[ ]


   近年来,我市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省内率先印发零基预算编制办法,率先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管理改革,在增强重大战略保障能力、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相关做法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系统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2022年我市启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完成7个专项资金编制。2023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印发《无锡市市级零基预算试行编制方案》,全面推动市级层面实施零基预算。主要从三个方面落细工作举措。(一)以支出项目为源头,优化项目分类,强化项目库基础性作用。依托省厅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项目库模块,对预算项目进行双维度精准分类。在项目使用方向维度上,将项目分为保运转事项、公 共服务事项、产业扶持事项等6大类,根据保障优先度对各事项进一步细分,如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在项目延续时间维度上,将项目分为一次性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通过给项目打上“标签”,一方面倒逼单位从实从细编制预算,避免了以往一个项目中既包含必需保障的基础性、兜底性支出事项,又包含视财力安排的改善性、提升性支出事项,甚至是部门管理性支出事项;另一方面,对一次性项目,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可予以比对剔除,避免沉积成为预算“基数”。(二)以绩效管理为纽带,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零基预算编制过程。一是绩效论证方式与项目分类相挂钩,对财政必需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等事项实行简化论证,减少部门工作量,提高编制效率;对产业扶持、其他公共服务等事项实行重点论证,提高有效性。二是绩效论证(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根据绩效论证结果,实行简化论证项目优先保障,重点论证项目结合财力可能予以保障的分类保障方式。同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取消或调减预算安排。(三)以支出标准为基础,发挥好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2023年,在已有支出标准基础上,相继制定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维、政府投资市政道路工程、政府投资绿化景观工程等重点领域支出预算标准,进一步夯实零基预算全面试行的基础。截至2023年底,市级支出标准已涵盖运转类支出、市政建设维护、信息化建设维护、中小学建设项目、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领域,预算编制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探索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预算草案、2024年预算草案人代会赞成率均为100%。(一)整体预算支出规模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市级专项资金预算核定数较单位申报数压减20%;打破了“基数+增长”的传统编制方式,预算支出总规模较2023年实现下降。(二)支出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加强预算审核,集中力量开展重点绩效论证,压减支出11亿元以上,37个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较上年减少,构建完善能增能减、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三)制度建设实现管理闭环。对预算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绩效论证、分类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实现了“项目分类—绩效论证—预算安排—绩效评价—”的完整闭环,预算管理更加有力有效。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方向

   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和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一)强化与中期预算规划的有机衔接。将零基预算置于中期财政规划的制度框架中,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同时,考虑中长期支出政策和跨年度项目全生命周期对预算的影响,提高财政的可持续性。(二)实现预算和监督评价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财会监督、绩效评价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聚焦支出规模大、管理问题多发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评价工作,加强结果运用,提高监督评价工作效能。加快推进重大政策事前绩效评估,从源头把好财政支出关口。(三)强化配套措施的支撑。持续加强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快分领域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支出标准可量化、可持续,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动态项目库建设,通过项目优先度排序为零基预算提供决策基础。加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管理成效与预算安排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