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财政局聚焦《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菜地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蔬菜工作的意见》等部署要求,持续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近两年每年在支农专项中安排“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450万元,支持农产品增产保供。
一、大力支持“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
从2017年开始,镇江市对市级“菜篮子”工程建设进行持续扶持,主要对钢架大棚、连栋大棚、高标准菜地进行补贴,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提早或延迟蔬菜等农产品供应期,缩短“伏缺”和“冬缺”期限,推动市区蔬菜综合生产水平提升。经过多年来的扶持投入,市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建成江心、宝堰、荣炳、上党、高资、大路、谷阳、世业等8大保供基地,重点建成了一批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丹徒“翰雅”、新区“圌山”、江心“滩八样”等蔬菜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力。
2021年围绕《镇江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支持合理布局绿色蔬菜保供基地,高标准提升蔬菜基地产能和地产菜保供能力,促进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菜农收益。重点支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初加工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一是支持新建高标准菜地、老菜地综合产能提升项目,推动耕作道路网纵横交错,沟渠相通,进排水通畅,更换或加固破损设施,从而满足蔬菜生产需要。二是支持蔬菜生产设施建设,包括对建设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连栋大棚、标准化钢管大棚、高架防虫网、喷滴灌设施提供财政资金补助。三是对符合规定要求的蔬菜初加工中心建设提供补贴,主要用于分拣、清洗、冷藏冷库、包装等设施设备购置等。
2021年,共支持市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611.71万元,安排财政补助资金287.44万元。通过政策组合拳,蔬菜生产基本稳定,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95万吨左右。此外,支持积极应对“猪周期”下行影响,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2021年市区兑现规模猪场扩能增量综合奖励资金121.71万元,稳定生猪生产良好势头。
二、通过“科技兴菜”助推蔬菜产业高效长效发展
充分发挥镇江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蔬菜专业研究所的作用,真正建成集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研发与引进、试验和示范、培训及推广的窗口。2022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新品种引进示范,促进蔬菜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更新换代。通过推进优质新品种引进、高效生产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流程,推动解决镇江地区韭菜多年连作障碍、“伏缺”和“冬缺”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实现辖区内市民喜食小青菜、菠菜、菜薹等蔬菜周年化生产。二是支持主栽品种提纯复壮,主要解决市民喜食蔬菜品种(润州迷你冬瓜、小芹菜、抗热小白菜、镇栗青南瓜等)退化问题,加强提纯复壮,选留原种,并在辖区蔬菜基地有效推广。三是支持设施蔬菜基地高标准地力提升试验示范,包括肥沃耕作层培养、生物炭及无公害有机肥料施用、土壤调理剂使用、水肥一体化装置等试验示范。四是探索蔬菜病虫害测报,通过设置蔬菜病虫害监测点、田间观测巡查,发布“三棵菜”(韭菜、豇豆、芹菜)、小白菜、大白菜、辣椒、茄子、黄瓜等我市主栽蔬菜品种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指导意见。
三、实施新增基地风险补贴与规模基地种菜补贴
为提升蔬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蔬菜市场平稳运行,缓解蔬菜淡季供需矛盾,2021年,镇江市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种菜补贴政策,全面提升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中,新增蔬菜基地风险补贴,主要对列入市级蔬菜基地建设计划新增的蔬菜生产基地,按面积给予每年300元/亩新增蔬菜基地风险补贴,连续补助3年;规模蔬菜基地种菜补贴,对当年单一主体常年种菜面积在20亩及以上给予一定的规模种菜补贴。2021年已经下达新增蔬菜基地风险补贴4.5万元,规模蔬菜基地种菜补贴104.3万元。
下一阶段,镇江市财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调研,进一步完善“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扶持政策和市区种菜农民补贴政策,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 “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在为市民提供优质地产蔬菜的同时,有力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