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面打造完成区域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五山地区生态文化、张謇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推动文旅功能有序嵌入,努力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年度超400万人次走进五山,共享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2021年,南通市财政部门安排资金近1亿元,推动一批文旅嵌入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区域旅游休闲品质显著提升,让群众更加切身感受到总书记点赞的幸福生活。
一是推进资源统筹利用,丰富生态旅游体验。开发“慈航狼山”水上游项目,让市民和游客从水上领略五山山水之美、森林之美。新建狼性精神培训拓展基地,增设户外体验项目,开发新课程,完成培训91批次9500多人次。开发玉兰湖垂钓新天地、紫琅园素面等项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种类,提升市民休闲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南通文化脉络。在保护修缮广教寺、张謇墓、鉴真东渡纪念塔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恢复梅林春晓历史建筑原貌,完成赵绘沈绣楼、林溪精舍修缮布展、听涛轩“张謇与五山”主题展陈和五山自然科普馆展陈布置。组织首届军山中秋赏月、盆景园书画展、第一届长三角轮滑马拉松赛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60多场次,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休闲品质。新增电动观光车45辆、小火车4辆,实现电动观光车公交化运行。新建休闲驿站11座,完善休憩补给、紧急救护等便民服务功能。拓展利用林下空间,增加休闲场地和活动空间;完善园路通道,增设休闲座椅等,进一步增强绿地可进入性和互动体验感,提升旅游休闲便利性和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