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教育支出逐年攀升
近年来,徐州市财政局坚持把教育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统筹财力保障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各项教育政策全面落实落地,有力推动了我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2019年至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178.96亿元、194.08亿元、210.80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03%、8.45%、8.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0.29%、20.26%、20.9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攀升,支出体量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第一位。
为用好每一分经费赋能教育发展,我市积极完成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等方面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提高教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认真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执行城乡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同时按照公办幼儿园同等标准安排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各级财政足额编列教师工资预算,兜牢“三保”底线,保障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此外,每年还安排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支持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
二、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做优做强教育资源
近年来,徐州市财政局锚定教育优先发展目标,顺应百姓期待,增进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小学建设累计投入100余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310所,全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面向农村薄弱学校累计投入资金37.7亿元,覆盖薄弱学校182所,惠及在校生32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市大班额比例2.38%,较上年下降1.3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十三五”初的资源紧张状况。
支持教育信息化项目落地,建成空中课堂管理、教育资源共享、平安校园等一系列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市直学校教学黑板已全部更新为智慧黑板,实现学校终端设备与智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技术规范建成标准化考场,为保障教育考试公平公正提供技术支撑。老旧学校的提档布新,新建学校的迅速投用,为广大学生就近入学提供了便利,也有效解决了学校大班额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办好办实民生实事
近年来,徐州市完善“奖、贷、助、补、减”多种形式的奖助学体系,足额安排学生资助资金,并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人,实现资助资金精准、高效发放,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保障教育公平。 十三五以来,我市共为152.6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18.47亿元,连续多年在资助人数、资助金额上居全省第一,确保所有学段、所有类型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用“真金白银”办好群众最关切的事。将学校保安服务专项经费纳入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学校配备保安服务人员,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教室照明环境提升工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支持“双减”政策落地,在全省创新打造课后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报名、缴费、选课全过程模块化管理。按照省标准及时兑现教师延时服务薪酬待遇,激励学校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铆足干劲促发展,竭尽全力惠民生。展望未来,徐州市财政局将持续加强资金统筹,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推动徐州教育事业协调、全面、健康发展,以财政力量为教育事业发展“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