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政府投资项目决算超概算现象比较普遍,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常州市财政部门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监管力度,打出一套“组合拳”遏制项目超概算现象,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两个计划”,打好“一个基础”。
由常州市财政部门与市投资主管部门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两个计划”,即三年滚动计划及年度计划,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纳入“两个计划”方可实施。纳入三年滚动计划的项目必须已通过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论证;纳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应当从三年滚动计划中选取,并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审批程序,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两个计划”的编制,提高了项目成熟度,从源头上加强了对项目总投资的控制,为遏制项目超概算现象发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三个阶段”,堵住“三个缺口”。
1、强化立项阶段论证,以评审结论为审批依据。项目立项批复之前,投资匡算、估算及概算均由市财政部门委托评审中心进行评审,评审结论作为市发改部门批复立项的依据。我市财政部门自2014年逐步尝试立项评审,2018年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出台,要求匡算和估算必须经过财政投资评审,评审业务量增长迅速,全年共有59个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占5年来全部立项评审项目数量的56%,涉及总投资约57亿元,数涵盖教育、卫生、水利、市政道路、园林绿化、轨道交通等行业。其中,54个项目已完成评审,审定金额约47亿元,核减额约5亿元,核减率8.92%。核减率超过10%的项目有26个,占已完成立项评审项目总数量的48.15%,最高核减率达到57.6%。通过深入参与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防止乱报、瞒报的同时,更杜绝缺项、漏项情况发生,堵住超概算现象首个缺口。
2、强化建设阶段监督,由中介全过程跟踪评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中介审计服务商进行跟踪审计,评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中介审计服务商从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联合招标确定的中介审计服务商库中抽取,并接受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的监督管理。自2014年建库至2018年底,共有260个政府投资项目从中介审计服务商库中确定单位,其中上亿元的项目共41个。通过中介跟踪评审,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现象,督促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总投资,堵住超概算现象第二个缺口。
3、强化竣工阶段复核,推进结算、决算“两级”评审。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决算均实行“两级”评审方式,即先由中介审计服务商进行初审,再由财政部门委托评审中心进行复核评审。自2016年开始,市财政部门逐步委托评审中心对已完成结算及决算初审的项目进行复核评审,其中16个项目在审核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从而大大提高评审质量,为防止超概算现象堵住最后一个缺口。
三、严格投资调整,规范调增行为。
经统计,近几年发生超概算现象的项目大都是年代久远,拖而不决的老项目。对发生超概算现象的政府投资项目,市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估算、概算调整规定,确需调增总投资的,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相关程序向市发改部门提出申请,涉及到财政资金的,由财政部门委托评审中心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