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江苏财政

乡镇财政资金用在“点子上”,苏州围绕“乡村振兴”做起大文章

发布日期: 2018-04-09   17:25   信息来源: 江苏省财政厅 字号:[ ]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可不要小看乡镇财政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财政部门的小触角也能做出大文章。”近日,记者在苏州采访时,苏州市财政局基层财政管理处处长王勇表示,乡镇财政部门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乡镇财政部门立足农村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天然优势,更加责无旁贷。近年来,苏州乡镇财政所强化资金保障力度,积极用好用足各项财政政策,拓宽资金渠道,为乡村振兴不断赋予新动能。

“多亏了财政部门从中协调,惠农的资金用在了点子上。”

“游一游园博、住一住民宿、泡一泡温泉、品一品湖鲜、走一走5公里生态步道、来一杯森林咖啡,这是临湖镇的经典游览路线。”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镇长徐敏介绍说,沿太湖的生态资源就是临湖镇的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也一直是临湖镇的亮点。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临湖镇通过村村抱团、资源互补、错位发展、先进带后进的思维,富民项目进行联动,乡村发展的能量越聚越大。2017年,临湖镇村级集体资产达15.8亿元,村级集体总收入1.62亿,农民人均收入33530元。

“村里投资3000万元打造‘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每年回报率为15%,入住率常年100%。今年我们还对‘人民公社主题公园’项目进行升级,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安排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专职教师授课,今年7月正式开讲。” 说起近年来临湖镇灵湖村的发展势头,灵湖村党总支书记沈卫东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临湖镇灵湖村、采莲村、前塘村,这三个村子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的新路子。2015年起,灵湖村与同镇的采莲村、前塘村结成了一个村际发展共同体,探索一条“抱团、共享、互补”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薄弱村到经济较强村的逆袭,成为各地争相取经的样本。灵湖村级稳定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20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870万元,预计今年村级稳定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

几年之前的灵湖村虽然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但账面上并非没有资金,历年来上级拨下来的生态补偿款、农业补贴款和扶贫资金加起来有几百万元,但村子位于生态保护区内,不能进行工业投资,怎么才能将账上的财政资金高效运转起来?“多亏了财政部门从中协调,惠农的资金用在了点子上。”沈卫东说,2015年3月,采莲村、灵湖村和前塘村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众村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一处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厂房,收购价1200万元,除了自有资金之外,有三分之一来自于财政资金,收购完成后,当年就产生了80万元的租金收入。尝到甜头后,同年6月,众村公司又投资4000万元,收购了一个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沈卫东说,投资这个项目的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贴息贷款,财务成本只有4%,厂房出租回报率有8%,就靠这一个项目,当年灵湖村就甩掉了贫困帽子。

“基层财政部门不仅要为乡村振兴打CALL,更要做好村财的‘大管家’。”

苏州市吴中区财政局临湖分局局长陆健勇告诉记者,为规范资金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完善资金申报、审核、立项、分配、拨付、实施、使用、管理、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操作规程,临湖镇通过村级行政性账务实行“村级集体资金镇财政分局管理”、村级经营性账务实行“村财镇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临湖镇项目管理系统”等方式方法,严禁惠农资金挪用、变更用途、违规划转、违反规定支出等行为,确保惠农资金专款专用。同时,这些举措也是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掌握村经营性经济组织在资产负债、经济运行和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科学地监督、管理、服务村级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