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头条新闻

江苏各级财政加大对教育领域投入 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日期: 2017-02-17   09:09   字号:[ ]

  2016年淮安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创新高

  2016年,在财力增收乏力情况下,市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据统计,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到77.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16.1%,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在各项民生事业中投入最多,重点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养老保险兑现、困难学生助学金发放、学校债务化解、公办幼儿园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支出,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句容财政:精准资助贫困生 推进教育扶贫

  近年来,句容市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政府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工程项目,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句容市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推进教育扶贫,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2016年度,财政共投入资助资金1020.81万元,全市受资助对象达10455人次。

  句容市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资助政策的同时,尽可能地挖掘自身潜能,进行提标扩面,实施精准资助。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按每人每年105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资助比例不低于在园幼儿总数的8.5%。据统计,至2016年底,因提标扩面,超范围资助人数为311人,多人头、超标准资助经费28.62万元。同时对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持《特困职工证》《残疾人证》人员的子女及孤残儿童,全额免除保教费,市财政对减免保教费实行等额补助。近三年,减免保教费421人次,财政补助资金43.94万元。

 

  常熟市2017年起教育支出标准全面提高 大力补教育短板

  从2017年预算年度起,常熟市全面“升级”全市教育预算安排政策,提高多项教育支出标准,加大对教育领域投入,助力全市教育补短板。一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生每年公用经费标准幼儿园、义务制教育小学提高至1000元,义务制教育初中提高至1150元,职业高中提高至1100元,均在原来标准基础上提高了100元;特殊教育每生每年公用经费明确为8300元;同时对学生数少于800人的学校,明确了经费上浮政策,学生数在500人以下、500-800人的最高上浮标准分别为基准定额的20%和10%,充分保障这些学校的运转。这些标准提高后,全市全年财政增加支出约1360万元。二是提高校舍维修专项经费标准。该项经费安排标准每平方米从14元提高至16元,其中校舍零星维修安排标准调整为每平方米4元。三是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标准调整后,市财政局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现行各项财经政策和规定,加强内部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强化节俭、增效意识,有规划地将各类资源向教育一线倾斜,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绩效。

 

  扶贫必扶智,沭阳倾力打造教育精准扶贫升级版

  沭阳县将扶贫优先定位于解决“因学致贫上”,将“爱心助学”与“扶贫助学”相嫁接,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贫困生全覆盖”的助学体系,倾力打造教育精准扶贫升级版,走出一条具有沭阳特色的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一是精准施策,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据调查,该县因教育支出导致家庭贫困问题尤为突出,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沭阳加大了教育扶贫力度,出台了《沭阳县“十三五” 期间低收入农户子女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决定在“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设立精准教育扶贫项目专项资金。县财政投入约3亿元资金,对全县近3.1万低收入农户的4.7万名在读子女进行精准教育扶贫,保障此类家庭子女完成相应学段的学业。扶持范围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5个阶段。扶持资金标准为每年每人幼儿园1200元、小学1600元、初中2500元、普通高中4000元、职业学校5000元,高等教育本专科分别一次性给予8000元和5000元补助,

  二是多方筹资,众人拾柴火焰高。精准助学扶贫,不是某个部门、英雄的“单打独斗”,只有众人拾柴,协同发力。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沭阳县吹响了扶贫助学集结号,从普通群众到公职人员,从企业、社会捐助到政策保障,捐款扶贫助学之风在花乡大地飘荡。不到一个月时间,募集资金300万元,为贫困学生燃起人生和理想灿烂的“火焰”。

  三是夯实基础,“上起学”也要“上好学”。“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必扶智。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沭阳县为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大了对教育硬件的投入,为孩子解决上好的学校的问题。“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通向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最好的教育扶贫,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沭阳县在经费、规划、土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为全县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质量提升三年规划》等接文件,重点加大对经济薄弱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投入,健全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机制。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沭阳县汇聚力量,通过对寒门学子的精准扶贫阻断贫穷的代际相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全县发放低收入农户子女助学金6130.38万元,扶持31871名低收入农户子女入学。公派108名教师赴国外培训,选拔1200名教师参加省市教师培训,通过开展 “千校万师支援教育工程”、“城乡联动结对帮扶”等活动,“但愿苍生俱饱暖”, 教育扶贫造福寒门学子。

 

    南通市通州区规范精细做好教育收费和学生资助工作

  近日,南通市通州区财政部门会同该区发改委、教育局,联合制发《关于明确2017年春季中小学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今年春季学期全区各类学校教育收费和学生资助工作。

  根据《通知》规定,通州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项目主要包括住宿费、伙食费、社会实践活动费和校服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可向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普通高中学费标准为840元/学期,代办费收取标准分别为:高一400元/学期,高二490元/学期,高三180元/学期。职业中学可收取代办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实习材料费。在收费减免方面,凡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可直接在开学收费时免除学杂费。

  《通知》要求各类学校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认真做好服务性收费及代收费工作。各校要实施精细资助政策,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收费优惠政策,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各中小学校教辅材料收费必须坚持“一教一辅”、“学生自愿”、“无偿代购不得牟利”和“公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