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用四年左右时间,在全省逐步建立新农保制度,切实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江苏农民,只要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满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3000万江苏农村居民将直接受益。今年起我省所有省辖市都将进行“新农保”试点,各级财政“新农保”补贴资金将达1.5亿元。全省四年“新农保” 财政补贴资金有望达到10亿元。
截至目前,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7万人,其中,参加“新农保” 的310万人,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均居全国前列。江苏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开展新农保制度建设试点,不久前出台的省级层面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提出全省新农保制度建设总体目标任务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省财政将对经济薄弱地区予以适当支持的政策性意见。并结合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探索试行对农村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实行养老补贴。与老农保完全由个人缴费积累不同,新农保坚持政府主导、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一般以当地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结合”制度模式。
目前,全省“新农保” 先行试点地区均建立了财政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财政投入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实行同步增长。例如如皋市2006、2007年农民个人每年缴费为400元,财政定额补贴35元,占比不到10%;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500元,财政补贴100元,最高缴纳1500元,财政补贴300元,占比达到20%;今年农民个人缴费570元,财政补贴171元,最高缴纳1710元,财政补贴513元,占比达30%。财政补贴三年翻了两番多,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对老农保向新农保接轨人员,该市采取“前补后续”的方法增加缴费年限,同等享受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新老农保的接轨,有利于新农保早日实现全覆盖。
在探索“新农保”制度过程中,各地财政主动向农村弱势群体倾斜。在苏州、无锡,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老年农民无需缴费,每月可以直接获得养老补贴,深得农民欢迎。苏州相城区渭塘镇63岁的陈大金和老伴每月可领回近300元的退养金,陈大金说:“以前只有城里人才有养老金,现在农民也能领到退养金,虽然不多,但觉得很踏实。”
我省经济较发达的苏州、无锡苏南等地的“新农保”制度,政府、集体对务农人员参保费用补助一般都在50%以上。并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逐步衔接,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如宜兴按照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确定当地“新农保”的缴费比例,个人只需缴8%,市、乡镇补助13%,缴费农民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的10%建立。到龄农民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的和予以计发。
由于政策明确,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当前该省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很高。去年至今,东海县推出“新农保”短短9个月,就吸引了近两万农民参保,保费征缴突破2300万元,超过前14年保费征缴总和。据了解,今年该县的参保人数有望突破5万人。如皋市“新农保”实施5个月,也吸引了两万多名农民参保。无锡、苏州等地,超过九成的农民都已加入“新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