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部署,泰兴市财政局以推进“扫码入企”数字化监管为抓手,创新“服务+联动+柔性”全链条执法模式,推动涉企执法从“管行为”向“优服务”转变,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升级。
一、精准施策帮扶,定制“防护”促合规。深入开展涉企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广纳企业需求。聚焦政府采购、代理记账等财会监督领域,编制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详细阐释法律依据、责任界定与合规建议,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清晰指引。在矛盾集中领域,注重察实情、筛漏洞、补缺口,总结同类执法案例共性问题,从提升服务、优化流程、强化沟通等多维度开出“良方”,为企业织密合规“防护网”。
二、协同联合监管,聚力“筑墙”减干扰。按照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科学制定涉企检查计划,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推进“扫码入企”智慧监管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整合执法资源,将联合检查常态化,依托大数据实现“一次进门,多项检查”,为企业送上“全面体检”服务包。高悬信用监管“利剑”,将信用等级作为检查频次的依据,并掌握好“宽严相济”的执法尺度。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助力企业筑牢合法“安全墙”。
三、柔性执法引领,精心“绘圆”助发展。全面践行服务型执法理念,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柔性执法贯穿始终。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规劝提示等行政指导手段,让企业感受财政执法“温度”。对受罚企业,帮扶指导纠正失信行为,符合条件的协助申请信用修复,助其甩掉负面“包袱”。扎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精心编制财政惠企政策汇编,借助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矩阵,多渠道送政策入企,倾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携手共绘利企“同心圆”。
下一步,泰兴市财政局将深化“扫码入企”场景应用,积极推进“无感监管”非现场检查模式,切实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以更优法治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