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垚至
文以载道,以文教化。文化是先贤借由内发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养实现外化的盛世太平、天下大同的集体意蕴和脉络道统。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政是国家通过部门的资源配置、宏观调控实现全局的高质量发展、治国安邦的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之文化,是共筑“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的美好愿景,是永葆“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初心使命,更是深化“大财政”的理念格局、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担当作为。
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江苏财政文化也拥有着兼收并蓄的属性:如“江”一般深厚的专业、如“河”一般奔涌的热爱、如“湖”一般静美的廉洁、如“海”一般博远的变革,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财政支农领域传承不息、熠熠生辉,始终以毫厘之间的精细规范,经营出农田经纬中的稻菽千重浪;以丝缕之间的提质增效,铸就了乡村天地间的清风万里长。
一、从新手到里手,提升专业是唯一的捷径
江苏财农工作者从来不满足于身为初出茅庐的入门新手,而是渴慕迅速成长为术业专攻的行家里手,对专业的敬重、追求、提升是财政支农奋斗路线上的唯一捷径。有位领导曾语重心长地指点我,“财农工作往往需要两三年以上才能进入角色、产生感觉。”这种“感觉”就来自于厚积薄发的深度专业性和敏锐洞察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突破工作瓶颈的“老大难”,发挥政策资金的“强心力”。“扬程蓄势”建筑财农政策架构,持续完善支农资金管理“1+N”制度体系,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实施意见为顶梁,以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支柱,以政策解读指引指南为砖瓦,构建起系统实用、蓄势而为的财农政策体系。“修渠引水”提高涉农资金效能,创新采用“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赋予市县更多统筹整合自主权,持续推进省级涉农专项优化调整、归并退出,凝聚“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聚沙成塔、汇川成海的强大合力。“建库筑坝”强化涉农资金监管,深入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检查核查,坚持以查促管、以查促改,进一步扎实扎牢制度“笼子”,形成严监督、强监管的铜墙铁壁,多措并举确保支农政策资金精准有效惠及“三农”,赋能“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新图景。
二、从工作到事业,保持热爱是最佳的导航
江苏财农工作者从来不是一板一眼地完成“限定的”工作,而是奋勇争先地奔赴“无限的”事业,时刻保持热爱是财政支农奋斗路线上的最佳导航。这份热爱正是因为建立在初心和使命、情感和温度之上,所以格外坚实、力敌千钧,可抵岁月漫长、无畏乘风破浪。财政支农工作最靠近农村、最贴近农民,财政支农工作者的脚上必须沾满泥土。而每一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访谈调研的过程中,我都会遇见一些人,他们让那些表格里冰冷的统计数字开始有了温度。比如,涟水县那位和我年纪相仿的村支书、淮阴区那位租下百亩黄瓜大棚意气风发的农户、句容市那位白发苍苍但是讲起草莓来如数家珍的老技术人员、水阳江畔那位为永丰圩堤防加固工程露出放心微笑的基层工作者……当我的人生轨迹和他们发生交叉的时候,当我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他们心声的时候,我更加明白了自身的渺小和财农工作的意义重大:“财政支农”支持的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村,帮助到的是每一个辛辛苦苦的人,我深爱着这方土地和生活其中的农民群众,所有的任重道远都会变为得偿所愿。
三、从管理到服务,内求廉洁是警戒的红线
对江苏财农工作者而言,无论是管理型财政突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监督,还是服务型财政突出对部门单位、农民群众的服务、保障,对内自律廉洁清正都是财政支农奋斗路线上始终不变的警戒红线。作为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链环,财政支农工作始终担负着为“三农”当好“大管家”、守好“钱袋子”的重要使命,坚守清正廉洁是最基本的纪律底线。于公,要坚持法纪高悬、毫厘必争的原则,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蓝佛安部长指出,“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于私,要保持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干净纯粹,坚持维系兢兢业业的干群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于德,要树立思想道德的高线,陶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秉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德操守,推崇“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的简朴气概。于业,要发扬以廉律己、以勤治事的作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坚持厚植为民服务情怀、践行勤政务实责任、提振干事创业热情,推动财政支农工作不断行稳致远。
四、从增量到零基,外寻变革是动能的源泉
对江苏财农工作者而言,响应时代提问交出刀刃向内、系统转型的“大财政”答卷,实现由增量预算向零基预算的整体重构,向外寻求变革突破才是财政支农奋斗路线上始终不竭的动能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江苏省财政厅坚决树牢“大财政”理念,以前瞻的魄力、非凡的勇气、创新的活力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聚力实现资金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历史性变革,为江苏经济发展外增活力、内生动力提供了根本支撑。围绕由守盘子变为破基数,农林水支出预算以零为起点进行编制,排除历史期不合理因素影响,更加贴近预算期实际情况,增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灵活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围绕由撒胡椒面变为有的放矢,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发挥涉农资金引导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推动“三农”重大战略项目建设的合力;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到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围绕由谋钱在先变为谋事在先,持续强化“三农”领域项目库建设,提前组织项目研究论证和入库储备,不断优化涉农资金分配方式和补助形式,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资金安排挂钩机制,做到“先谋事再排钱”,更好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从“愿有岁月可回首”的青春激荡到“长风万里送秋雁”的老当益壮,一代又一代的江苏财农人韶华为诗、心血作赋,为江苏财政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锦绣华章。露华浓、正春风,蹄疾步稳务财农,踔厉奋发启新程。
(作者单位: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