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泰兴财政:三个方向抓突破 推动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升级

发布日期: 2024-08-28   09:02   字号:[ ]

近年来,泰兴财政坚持从蓄力创新、聚焦问题和围绕服务三个方向抓突破,持之以恒、尽职尽责,积极推动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蓄力创新抓突破,预算管理活力得到激发。完善制度制定。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和一体化系统新要求,重新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职责和管理流程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明确部门预算调整调剂管理的通知》;建立新增支出审核制度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机制;明确部门预算编制内控操作规程,通过制度修订完善,统一管理规则标准线,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优化项目管理。建立项目库“滚动更新+定期清理”常态化管理模式,统一项目申报格式,推进项目申报标准化,对新增入库项目依据充分性、要素完整性、测算合理性等进行实时审核的同时,定期组织对项目库进行规范清理,并明确了恢复已清理项目的申请流程,减轻单位重复设立的工作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项目库管理体系。规范预算公开。信息公开前细致梳理易错点和注意事项,指导所有单位全面、准确、及时地公开预算信息。创新采用“第三方检查+财政人工核查”方式进行信息公开质量核查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实行“督促整改+逐条销号”机制,逐一制定问题清单并附截图,逐条跟踪落实整改,及时通报典型问题,压实单位公开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全市预决算公开质量。

聚焦问题抓突破,预算管理质效显著提高。解决“效率”问题。梳理单位高发频发问题,编印《部门预算易错业务问答汇编》《部门预算编制手册》《预算一体化系统部门预算操作手册》等资料,规范单位填报口径,减少反复退回次数;对不同层级编审重点及易错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将之转化为系统校验公式,增强系统审核能力,缩短人工审核时间,提高预算编审效率。解决“质量”问题。对基础信息定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回头看”工作,夯实预算编制数据基础;对项目支出提前布置下年项目储备申请工作,为单位做实项目预留充分时间,补充完善《项目库编制规范》《部门预算审核要点》,为单位编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对整体预算编制落实个性问题会商机制,组织召开部门预算编审会,统一审核标尺,确保编审工作质量提升。解决“政策”问题。结合降费等现实情况,在全市实行人员经费兜底保障政策,扎实兜牢筑实“三保”底线;推行公用经费分类分档管理,建立按人和按物相结合的单项核定定额标准,不断优化公用经费支出结构;通过清理规范政府专项资金、合理调整预留项目编制等方式,不断减少财政代编项目,2024年年初预算到位率与2015年相比提高近29%;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各方面,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较2018年下降46%。

围绕服务抓突破,预算管理品质稳步提升。健全服务机制。建立“事前调研+事中反馈+事后总结”闭环服务机制。编制前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与单位共同分析编制堵点,按图索骥完善编制政策;编制中梳理“申报资料清单”,方便单位精准报送审核资料;编制后开展“回头看”,及时复盘编审情况,相互学习确保编审重点不遗不漏。创新培训方式。落实“请进来+走出去”指导方式,组织“覆盖式”集中培训,每年全市培训超260人次;进行“靶向式”专题培训,每年对教育系统培训超200人次;实行“滴灌式”全流程培训,将培训内容拓宽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全流程业务,确保单位充分理解编制政策。科学组织编报。结合单位往年编报质量和当年编报进度,按照单位实际需求,采用“集中+自主”编报方式,落实“线上+线下”答疑模式,及时指导单位疏通编报淤点,动态通报审核问题,确保单位准确把握编制要求,全面提升预算编制质效。

下一步,泰兴市财政局将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探索财政预算评审,进一步推动部门预算管理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