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海县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助推村集体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了“政府得税金,企业得发展,村级得租金,个人得薪金”的多方共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兴办村级项目增收。筑巢引凤,以出租、承包等形式吸引客商或能人来本村创业发展。引导村集体兴办或招引企业发展旅游服务业、餐饮零售业等,以收取资源使用费、服务费、承包租赁费、利润分红、地税奖励等形式稳定增加集体收入,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理优势为经济优势。2011年至2022年,经过竞争性立项,东海获批财政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累计获得财政专项资金15210万元,资金分配在205个行政村,重点用于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土地股份合作社、蔬菜大棚、蔬菜大棚或花卉温室大棚、建造冷库,筹建电商基地和购买门面房等方面。
盘活土地资源增收。村集体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城镇驻地村、沿交通要道两旁的村以及其他具有区位优势的村,紧紧抓住工业化、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的机遇,发挥区域优势,依法采取商品房建设开发、规划养殖小区、加工小区、建设并出租商业用房等开发经营形式,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结合村庄河塘整治、集中居住点建设、零星自然村迁并等,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搞活土地经营,增加集体收益。2022年试点工作在全县经济薄弱村中选择18个行政村,每村安排财政专项资金60万元,总计1080万元。其中:白塔埠镇王小埠村、黄川镇西埠村等8个村经营优质稻麦种植;山左口双湖村、石湖村乔团村等7个村集体经营种植蜜薯和种植七彩西红柿、草莓等蔬菜水果种植;安峰镇前放村经营艾草种植;石梁河镇西山后村经营稻虾共养;石湖乡廖塘村新建农资经营门市部,集体经营。
资产经营增收。就是对现有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出卖增加集体收入。城镇驻地村发挥区位优势围绕二、三产业搞物业经营,特别是集体资产数量较大的经济强村,要以保证集体和农民双方利益为前提,围绕实现资产的最大收益和保值增值,加快推进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东海经济开发区葛宅村进行社区股份制改革,把1475万元的经营性净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全体村民头上,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分取红利。葛宅村股份合作社成立后,以公司为龙头,扩大物业、绿化保洁、建筑安装等业务;开发农贸市场,提高集体资产的收益率;运作商务中心营运工程,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的年增长率,力争三年内净收入达300万元,让全体股东获取更大利益。
强化资产监管保增收。在目前村集体增收困难的条件下,盘活用活集体增产是增加集体收入的有效途径。东海县在2007年对全县的农村集体资产状况重新进行一次清查登记。各乡镇基本查清了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的构成分布以及发包情况,对账实不符、有账无物等资产进行核销,加强了对农村专业合同的管理,对到期未兑现承包金的进行催交,对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着手进行重新发包,对应签未签的合同进行补签,并对属于村集体所有但被村民无偿占有的进行了清理发包。各村建立了各类资源性资产和固定资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各类资产登记完整清楚,方便了债权清收、资产管理、承包金兑现。通过租赁承包经营权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