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常州财政:迭代升级科创政策2.0版 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日期: 2023-06-02   15:16   字号:[ ]

    2021年,常州市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系统化集成化出台科创政策1.0版;2022年直达首兑资金超9.4亿元,惠及企业近4200家次、人才近14万人次。2023年,为持续放大科创政策协同赋能效应,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常州市迭代升级推出科创政策2.0版,“硬核支撑”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冲刺GDP万亿之城。

    一是聚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先机。做优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塑造发展新优势,更好支撑新能源等产业新赛道“加速跑”。2022年起五年内拟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高标准打造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安排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力争在高端装备、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对获得国家、省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公共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期根据投资规模、人才团队等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建设补助,提升期根据创新产出、人才集聚、成果转移等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绩效补助。支持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省产研院联合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二是聚力提升企业攀登能力,构建融通创新生态。综合施策打造企业成长阶梯式培育体系,助力产业链企业攀登进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通。对首次认定高企、再次认定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并对研发费用年度增长1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加力支持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国家级单项冠军等高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新设独角兽、潜在独角兽首次认定奖励,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支持,并根据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叠加支持。高标准建设双创孵育体系,形成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到科创综合体、人才综合体的全覆盖支持,培育更多高成长性创新主体,对新认定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最高奖励50万元,对市级立项的科创综合体、人才综合体连续三年予以支持,每年奖励最高120万元。

    三是聚力提升招才引智能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整合激活各方资源力量,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构建吸引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成果“强磁场”。持续支持“青春留常”计划,扩围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至全日制大专生,提标人才购房补贴至最高30万元,根据毕业生留常就业成效给予在常高校和职业院校最高100万元奖励。以商引商集聚创新项目,对引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总部经济、三新经济等项目,给予引荐人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奖励。充分发挥重大科创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市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引育效能,择优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推进境外离岸孵化器发挥引才聚才作用,根据成效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突出以赛选才、办赛引企,对龙头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承办国家级、省级双创大赛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补助。鼓励板块、园区创新招引模式,针对国内外重点城市建设“科招飞地”,建设科招专业化机构合作渠道,按招引成效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支持。

    四是聚力提升金融引导能力,夯实资本供给后盾。高效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综合运用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担保补助等多元政策工具,紧扣创新企业资金需求叠加释能。支持创新股权投资,用活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通过参股市场化天使投资子基金方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将母基金超额收益部分最高50%奖励子基金管理团队;加快推进龙城金谷建设,大力招引各类投资基金落户集聚,将对地方贡献的80%给予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奖励扶持。支持创新创业贷款融资,持续发挥10亿元“创新贷”专项融资产品、1亿元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增信赋能作用,建立重点企业科技信贷名录库,按政策规定给予贷款损失风险补偿和贴息支持。支持创新担保转贷,对名录库库内企业转贷业务费率下降50%,并专项给予“创新贷”融资担保业务最高1%的担保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