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头条新闻

我省统筹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

发布日期: 2022-07-21   18:02   信息来源: 省财政厅综合处 字号:[ ]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省财政厅不断创新民生服务应用,相继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启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共有2.01万家单位实施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开具电子票13.27亿张、金额13114.19亿元,改革基本实现覆盖全区域、全领域、全票种。

一、“谋”字当头,建立“精准化”推进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准把握改革导向、精准聚焦管理重点,以医疗电子票据、非税电子票据为突破口,持续破题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一是系统谋划。强化整体智治、协同高效、分步实施、分类推进,会同省市财政、各业务部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构建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合力,共同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二是举措谋新。结合收费项目属性和各地各部门信息系统差异,对系统对接采用集中+分级两种方式;采用“云+微服务”架构、阿里飞天云平台、国产操作系统、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和国密算法(SM2)数字证书,构建多维度安全体系。三是监管谋全。推动资金收缴和财政票据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控制,实现资金、票据实时动态全过程闭环监管,有效降低廉政风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真正实现“以票管费”。

二、“联”字着力,构建“全覆盖”网络。坚持系统思维、共享思维,整合资源推动电子票据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一是跨部门、跨地区、跨平台网络联通和信息融合。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单位业务系统、财政部门系统、业务部门系统、银行业务系统等互联互通,实现与财政部电子票据查验平台互联互通,实现长三角财政电子票据跨省共享应用。二是支付渠道联动。实现手机银行、柜台、自助终端、微信、支付宝、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等电子化支付渠道,有效消除“支付隔阂”,提升服务可得性。三是部门服务联办。多部门联合上线多项智能化服务,如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江苏政务服务APP,在卫健、医保、医院、高校等部门单位服务平台上推行个人(单位)电子票夹,实现票据“永不丢失”。

三、“简”字为要,打造“电子化”服务平台。推动“一站式”服务、“指尖办”、全天候服务“不打烊”办理深度融合,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一是简化票据管理流程。用票单位在网上实现领票、开票、核销及销毁,无需到财政部门办理领票、核销及销毁业务,极大减少单位和财政日常管理工作量。二是简化缴款取票流程。交款人在线缴款后实时收到短信、微信、邮件等通知,实时获取、下载、查验电子票据,避开了挂号、缴费排队等待环节,也避免票据遗失。三是简化报销入账流程。积极探索电子票据无纸化报销入账,减少会计手动记账,减轻会计核算、账簿装订等工作,解决了纸质票据对账难、易出错等问题,提高单位会计电算化水平。

四、“效”字贯穿,深化“可感知”改革成果。紧贴民生需求,加强培训宣传和全程跟进,提高群众满意度、单位管理效率、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增强群众满意度。依托财政电子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实现缴款方式多样化、缴款途径便捷化、票据管理人性化,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缴费、拿票、用票。二是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借助改革的协同机制和联动效应,以“最后一公里”带动了整个办事链条的优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票据印刷、开具和存储成本,节省了用票单位人力、财力和物力,杜绝了票据遗失损毁风险。三是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源头管控,先款后票、以码控收,全过程系统传输、数据共享的缴费取票新模式,360度无死角监管,大大提高了资金监管水平。财政电子票据的应用,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全省每年节省财政票据印刷费约1.5亿元,并有效节约运输、保管、销毁等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