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市县动态

昆山巴城财政:苦练“唱、念、做、打”基本功,打造农旅融合新名片

发布日期: 2021-05-24   10:03   字号:[ ]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巴城财政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方式,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推动构建巴城“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化共享”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名片,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唱“响”文化戏

大力引导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旅市场吸引力,2020年巴城财政投入文化引导资金210.94万元,2021年已投入182.4万元,立足打造“昆曲+”历史文化街区,引进了古琴工作室、一旦有戏、郑培凯工作室等名人工作室;2020年依托俞玖林工作室、源缘昆曲社、老街戏院开展大美昆曲讲座、昆曲名家分享会等各类主题活动150场,吸引游客和戏曲好爱者达170多万人次,让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二、念“足”美食经

“一只蟹”衍生的产业链给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质基础,巴城财政不断践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保证蟹品质、蟹味道,2020年总计投入7490万元用于大闸蟹产业基地建设,完成2.09万亩养殖池塘高标准改造,2021年已兑付3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让“无形”的水资源化身“有形”的旅游美食,把游客引过来、留下来。

三、做“富”菜园子

坚持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硬件环境,巴城财政2020年投入5306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拨付253万用于高标准粮油基地建设,实现全镇农业谷物产量6791吨,蔬菜产量达10258吨,葡萄产量达320万公斤,有效抓住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将农产品销售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消费基础,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发展双增长。

四、打“赢”生态战

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2020年巴城财政拨付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专项资金874万元,生态补偿资金3439.42万元,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6个,农田环境整治360亩,复耕178亩,复绿1000亩,有效保护乡村优美生态环境、美化山水林田湖草,构建天人共美、相生共荣的生态共同体。2021年巴城财政将继续安排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专项资金2331.48万元,生态补偿资金3507.71万元,致力打造老少咸宜、主客共享、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游环境。

下一步,巴城财政将补缺补软,助力打造“腔调巴城”旅游品牌,注重生态保护、农旅结合、文旅互动,推动巴城农旅融合发展“全新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