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丹阳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落实困难群里救助措施,全年拨付1.59亿元兜牢社会底线,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打开“第三只眼”,探索构建分层分类社会大救助体系。推进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救助格局。落实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新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优化残疾人服务体系。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提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30元,切实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全面做好三、四级智力、精神类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管理工作,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2021年,丹阳市支出城乡低保金1720万元、特困人员供养经费294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196万元。
(二)关爱“耆年黄发”,推动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继续优化财政支持养老政策。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全年帮助560户困难老年人完成了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困难老人提供定期探访和救助制度,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和评估老年人生活状况。补齐农村养老设施短板,巩固居家社区养老基础性地位,继续开展第二轮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全年已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670万元。同时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引入专业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区域性和标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机构+社区”模式,培育出一家连锁运营5个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品牌化机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近服务,同时推动农村助餐点向“以老为老”的互助式老年活动机构转型。持续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项目,力争到年底乡镇公建民营占比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