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管理是政府财政资金收支流转的总枢纽,肩负着预算执行、核算、报告、监督等重要职责。2020年是全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第20个年头,也是徐州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第17个年头。回眸改革历程,徐州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量到质的发展变化,实现了从传统财政收支管理到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管理的历史性跨越。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徐州市财政局围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理财惟公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和库款管理,扎实推进国库管理各项改革,不断夯实国库管理基础性工作,积极打造财政工作区域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获得江苏省财政厅决算工作先进单位、预算执行分析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当好资金运行的总枢纽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集中收缴。早在2001年,徐州市在总结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专户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启动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实行“收缴分离,票款分离”。2007年12月,徐州市地税部门正式接入全国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全市3.7万户企业使用网上申报和实时扣税业务进行税收、社保费、基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扣款成功记录121.32万条,扣款税费合计128.29亿元,交易成功率98.28%,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10年8月,徐州市国税部门TIPS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1年底,徐州市基于TIPS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全面建成,实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建立健全税收收入收缴管理机制,大幅度提高税款入库效率和透明度。2015年始市财政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利用TIPS系统(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系统)平台,试行非税收入电子缴库业务。2017年底,19家收入代理行全面开通电子缴库业务,徐州市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电子缴库系统实现全覆盖。2020年,徐州市又启用了新的电子缴库系统,实现缴库数据实时传输。
二是加强集中支付管理与支出分析。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审批。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和拨款应急通道,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充分发挥授权支付“自助柜面”即时到账的优势,保证应急资金全天候“随时拨付、实时到账”,强化支付清算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确保资金汇路畅通,保障资金安全、高效、稳定运转。加强支出调度与分析。每月15日调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数,每月20日开始逐日调度全市当月支出预计数及支出进度,重点关注和分析支出降幅较大的地区和支出科目。督促县(市)、区级财政和相关处室加快支出进度,确保财政支出科学有序。加强数据统计与上报。及时做好全市预算收支旬月报、经济分类支出月报、库款月报、专户季报、县级工资支付保障风险评估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2017和2018年度,徐州荣获江苏省预算执行分析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加强财政库款管理。着力加强库款管理指标监控。重点监测徐州市库款保障水平、库款保障水平偏低市县占比、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消化进度、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进度等四项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调度、库款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同时,将库款保障水平指标列入《2020年区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办法》,督促各区做好指标监测和库款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库款运行分析和预研预判。每日监测市区库款变动,每月下旬监控库款流出及余额,归纳总结库款运行变动规律,分析并及时解决库款运行存在的问题。加强资金调度管理。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全力保障落实“六保”任务等重点工作资金需求。近年来,徐州市在全省财政库款考核中的名次稳步提升。
二、加强资金核算与监督,当好财政资金的看护人
一是扎实做好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做好总预算会计账套、社保账套、专户资金账套、专项基金账套的会计核算、资金拨付、资金调度、报表报送等基础工作。近年来,徐州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018年,徐州在省内率先建立电子对账系统,实现财政与代理行授权支付额度对账、财政与人行库款、收入、清算额度电子对账。
二是做好决算和财务报告编报工作。近年来,决算编制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反映内容更加细化,报表体系更加健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2012年启动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试编工作,2019年市级所有预算单位都列入了试点范围,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为核心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徐州连续七年荣获江苏省财政总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5和2016年度荣获江苏省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预算管理需要,徐州制定了《徐州市市级财政资金支付动态监控规则》,并不断进行完善。从2020年5月7起,预算单位在提交支付申请触发预警规则时,系统将禁止提交或经提醒确认后向下一环节提交。2018年以来,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徐州着力加强扶贫资金和直达资金动态监控,推动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四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2015年,徐州制定了《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高效运行。2020年,徐州对内控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五是推动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报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后,市财政及时公开财政决算数据,并积极指导市级部门做好部门决算公开工作。近年来,决算公开内容更加丰富,程序更加规范,单位范围稳步扩大。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当好国库改革的排头兵
一是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自2012年12月起,在市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2016年12月在市级预算单位推广试行单位公务卡。2018年,徐州市财政局单位公务卡推广使用工作受到省厅高度赞扬,江苏省财政厅、河南省财政厅、中国银联总公司等多家单位先后来我局进行调研交流。截至2020年8月底,市级预算单位共有350家办理单位公务卡,共办理503张;消费3,721笔,报销金额3,394.34万元。
二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徐州市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5年印发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安全高效的电子化管理体系。2016年在省内地级市中率先启动直接支付电子化,2017年预算管理资金和专户管理资金支付全面实现电子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要求,指导区级财政调整、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实施电子化改革基础条件。2019年,各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大步向前,圆满完成阶段性的改革目标任务,市辖区已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
三是统一会计核算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市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全面实现预算单位会计核算、预算执行、资产管理、部门决算、部门财务报告等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2016年,徐州市财政构建了集中统一与财政业务系统相衔接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8月底,市级351家预算单位全部完成会计凭证登记和记账工作。
四是推动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公务活动行为、提升党政机关运行效能,2019年,作为全省三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徐州市全面启动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试点工作,印发了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了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并在全省率先启用差旅电子网上报销系统。截至2020年8月底,全市累计注册用户2,720人,激活2,667人,提交出差申请4,232次,出差8,104人次,报销单数3,480笔,报销金额383.45万元,电子凭证数量2,605笔。同时,在全省率先制定差旅电子数据集中存储协议,保障差旅电子数据安全。
四、深入落实放管服,当好理财惟公的践行者
一是强化预算单位主体地位。近年来,徐州将“理财惟公”理念植根于心见诸于行,在坚持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五权不变”原则的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简化工作流程,逐步强化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地位。
二是调整工资发放方式。从2018年11月起,市级各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各项津贴补贴、绩效考核奖等由各单位自行发放。
三是扩大预算单位自主选择权限。除政府采购外,单位在实际使用资金时可以自行选择资金支付方式。
四是减少财政支付审核环节。预算单位提交直接支付申请后即由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办理支付,提交授权支付申请后即由代理银行审核办理支付。
回首过去,徐州财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展望未来,徐州财政还面临更大的挑战。十四五规划即将拉开帷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将牢记初心,接续奋斗,主动对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打造财政工作区域样板,为“强富美高”新徐州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