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到村集体出钱修一条路,小到一个农民拿到种粮补贴,绝大多数村级事务涉及财务,直接关乎民生和社会的稳定。打理好村里的账本,将大量的支农惠农资金真正注入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农村会计工作可谓笔笔收支有深意。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会计队伍,江苏的路径是从师资培养着手。记者从近日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省农村会计师资培训班获悉,江苏着力构建农村会计人才深层次、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对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升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会计水平的飞跃。
培训接地气,村会计也要成为正规军
从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现状看,存在诸如管理不规范、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度欠缺等薄弱环节,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农村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家授课直击当前农村会计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回去之后,根据这次培训的内容,我们县里的财政部门和农业部门还将组织全县363个行政村的会计学习。” 经过为期三天的培训,丰县财政局农业股副股长许若敏感到受益匪浅。据了解,这次培训的对象均为来自全省各地长期扎根基层的农业、财政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相关专职培训人员,培训内容涉及《会计职业道德》《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及相关法律》《农业农村系统基层单位以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案情分析》等,可谓十分接地气。
“从当地遴选骨干力量,加快组建相对稳定的农村会计培训师资队伍,加大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并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推动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在给培训班致辞时,省财政厅巡视员李载林提出:
各地农业、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三个构建、三个提升”,即:
构建新的技术框架,提升“三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构建新的制度框架,提升资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构建新的组织框架,提升会计核算专业化水平。
各地要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师资力量,指导并培训本地区健全村级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在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
通过规范村级财务会计,不断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在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服务农民、树立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任职异地化,新面孔交出“明白账”
五进村新任会计杨安平结合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解决了遗留的300亩土地租金拖欠问题;红安村新任会计徐小玲到村一个多月后,妥善化解了4组两户农户因争夺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征用补贴问题而产生的长期矛盾纠纷……东台市安丰镇实施农村会计异地任职,新到任的村会计们带来了新气象,让农民群众拍手称快。
记者从培训班获悉,像东台这样,江苏各地通过推广农村会计异地任职,既保证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有效防止了基层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任职的新面孔们交出了一本“明白账”。
“这是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过去,村会计大多由村‘一把手’推荐提名,很容易同村干部结成利益共同体,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农村会计任职异地化彻底斩断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人情网、关系网。”扬州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副站长刘乃祥告诉记者,今年,农村会计异地任职在扬州全市1095个行政村全面推开。农村会计异地任职是指在本乡(镇)辖区内,各村会计由乡(镇)统一聘任,统一管理,实行异地交流,管理农村会计事务,履行会计监督管理职责。异地任职村会计原则上从现任村会计中产生,由所在乡(镇)农经站统一管理。对会计职位空缺的村,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借力第三方+巧用大数据,向村级微腐败亮剑
“虚列支出、重复列支、虚报冒领,这些微腐败现象得到了极大的遏制。”从2017年起,淮安市淮裕会计师事务所为淮安市淮阴区新渡乡的九个村提供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该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张璐说,淮安市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引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负责会计核算,包括审核签批程序、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此举可谓一举多得,既有利于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能力,促进“三资”安全高效利用,更加有利于防范干部腐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农村会计工作既要“接地气”,也要“上档次”,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会计管理工作服务,正成为江苏不少地方的有益尝试。泰州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副站长李红亭说,作为全省“三资”监督管理创新的发源地,泰州市按照信息共享、数据贯通的要求,全面建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阳光扶贫”监管平台。“两平台”实现所有数据无缝衔接、互联互通,全程留痕可追溯,相关子系统能够实时运行、实时监管、实时公开。“三资”管理平台中,资产、资源、合同、台账全关联,环环相扣,实现闭环式相互验证。目前,全市1606个涉农村居都已全部编制年度预算方案纳入平台监管,同时以集体名义在开户银行办理村务卡,通过监管平台与银行支付系统关联,能将村账银行流水明细及时推送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及相关人员手机短信上,有效地推动监督环节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确保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不仅是泰州,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江苏农村会计管理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善平表示,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要求,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聚焦堵住制度漏洞、筑牢监管篱笆,全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覆盖率达到88.6%,全省村务卡覆盖率达100%,全面实现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开展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第三方代理”试点的乡(镇、街道)达987个,占全省80.3%,有力的促进了财务公开、规范了财务管理、加强了财务监督。
许善平说,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强化队伍、提升水平,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