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厅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发文,出台了《江苏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支出预算标准(试行)》。这是我省出台的首部省级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标准,标志着我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管理“标准化”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按照全厅工作部署,为加强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编制,2018年以来,评审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有关规定,紧密结合我省实际,严格遵循框架设计、模块构建、指标选择、数据采集、费用分析、标准测算、内部复算、第三方验证等8个步骤对省级预算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支出开展了深入、系统地研究。经过认真推敲和专家论证,并多次征求厅有关处室和省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先后几易其稿,最终编制完成《标准》。
《标准》以“简单、综合、实用”为原则,以规范我省省级预算单位编报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财政资金预算为切入点,搭建了项目支出预算标准“1+2”内容框架。“1”即一个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应用文本。文本共15条,主要明确了标准的确立依据、适用范围、费用内容、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情况等,提出项目单位应按本标准开展限额设计,据实编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支出预算计划。“2”即两个配套应用表格。一是项目支出预算指标定额表。包括综合指标定额表和分项指标定额表,分别从项目整体和工程专业角度理清维修改造项目支出的预算构成,设定指标体系,明确定额标准。其中,综合定额表包含土建改造和修缮、装饰装修、安装、设备、室外等5项指标的定额,分项定额表包含4类21项43小项指标的定额,并明确按综合指标编制的项目预算总额约束按分项指标编制的各分项预算之和。二是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格式。包括5张项目支出预算报表及报表编制说明。主要是为项目单位申报预算提供统一的格式化文本,提高预算编报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总体看,《标准》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简单性。标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分类准确,项目单位能够在预算编报中直接应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能够直接据此审核、控制。二是综合性。标准全面覆盖了维修改造中的人、材、机、费、税等各项费用,又将定额管理与计价规范和政策管理有机集成,有效强化了限额设计的要求。三是实用性。标准适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绝大多数维修改造项目,同时较好平衡了标准约束的刚性和灵活性,对定额设置了区间范围,并明确采用动态管理,将根据材料价格、人工费等影响因素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支出标准长期有效。
下一步,评审中心将按照我厅部署要求,配合厅有关处室和省有关部门做好《标准》的政策解读工作,扎实推进《标准》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