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政文化 > 廉政之窗
莫找“说法” 常思“不可”
发布时间: 2018-08-15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忐忑不安到心安理得,不少落马官员在最初“伸手”时都经历过一番天人交战。因为收人钱财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当然要为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理由,这就是贪官所谓的找“说法”。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浙江省绍兴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何加顺的堕落轨迹,他给自己找的“说法”有些与众不同。在何加顺看来,收现金是“不安全”的,收贵重物品就不一样了,物品往往价值“比较内敛”,具有隐蔽性,即使是被组织查到,也可以推说不知道确切价格,以此作为“挡箭牌”。所以,在决定蜕变那一刻,何加顺给自己找了个“说法”:拒收现金,物品可以放心收。身边别有用心的人也摸透了他的“小心思”,于是投其所好,在送给他的各种礼物中,仅一件“长瓜扁豆”青田石雕艺术品的价值就高达279万元。

梳理近期各地通报的案例,不难发现,贪官们总能拿出各种“说法”来。来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原书记侯新华的“说法”是否很荒唐:“我帮他们打招呼,事后很多老板也会对我表示感谢,我觉得心安理得,毕竟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双赢之举,既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也帮助了别人,成全了自己‘地方父母官’的美名”。黑龙江省伊春市招投标管理分中心原主任司春生的“说法”则透着浓浓的自欺欺人味道:不收白不收,只要送的人不出事,自己就不会出事。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的“说法”则纯属自以为是:避开焦点就不会引人关注、老朋友“安全系数”高、以借为名行受贿之实、通过“期货”交易能够降低风险。

走上贪腐这条道,贪官们自然十分清楚将来的后果。然而,想伸手,又恐惧不安、担惊受怕,而不义之财又很诱人,当利令智昏时,便想方设法找种种“说法”来说服自己,给自己下“精神迷药”。有了“说法”,他们的胆子便大了,没了心理障碍,什么事都敢干,什么钱都敢收。事实上,“说法”成了自己信奉的歪理邪说后,从此就很难收手、收敛。

其实,仔细看看贪官们的“说法”,完全都是自欺欺人,在外人看来甚至荒唐至极。不过,任凭“说法”如何天花乱坠,终究是掩耳盗铃而已,到头来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领导干部手握权力,常常面临着诱惑,在陷入选择的煎熬和纠结时,如果像何加顺们那样给自己找“说法”,就十分危险了。在关键时刻,不妨多使用“否定”思维,多从“为什么不可”的角度去找“解题方法”,多想想这样做了会付出什么代价。若能惊出一身冷汗,哪里还会为自己找“说法”呢?(施胜民)

收藏】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