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扬州市委、市政府“2号文件”要求,扬州市财政局会同商务、经信、建设等部门进行了多次座谈和调研,重点了解剖析扬州企业“走出去”相关情况和企业需求,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快提升双向投资的顶层设计水平。市委市政府高度把握国际经贸合作新形势,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坚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原则,在四套班子出访过程中,加强扬州企业“走出去”顶层设计。对我市对外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等企业在东道国的政治经贸地位进行有效提升,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惯例,创新政商洽谈推动新模式,进行行之有效的各种方式的政府推动,全方位提升扬州“走出去”信心,构建扬州经济国际化内外联动新格局。
二、明确“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一是明确“走出去”重点区域。重点考虑“一带一路”等要素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投资环境较好国家,如东盟国家、俄罗斯、坦桑尼亚、埃及等。二是明确重点产业。重点引导建筑、机械、化工、汽配、输变电、纺织服装、玩具、食品制造、户外照明灯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光伏、钢管等容易遭遇贸易摩擦的产业到境外投资生产。三是明确“走出去”重点企业。重点支持华建、邗建、江建、牧羊、亚普汽车、江苏恒远、迈安德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建设布局。
三、突出建筑业“一带一路”先锋示范作用。建筑业已成为扬州基本产业。扬州建筑业实现总产值与实现外经营业额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建议加强省市联动推动扬州成为江苏建筑业“一带一路”先锋示范产业,积极搭建扬州建筑业企业战略合作平台、金融支持平台和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将扬州打造成全省“一带一路”战略建筑业“走出去”试点城市。重点支持江苏华建、邗建集团、江苏恒远、江都建设等工程承包企业,发挥扬州建筑品牌优势,利用投融资方式承揽境外工程项目,带动装备、建材、劳务等出口,提升我市国际工程承揽能力。
四、全力打造境外经贸集聚区。组织本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在双边关系友好、投资环境稳定、要素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稳定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发建设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等类型的境外产业集聚园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积极打造国际产能合作载体平台。重点支持恒远集团的坦桑尼亚建材产业园项目和牧羊集团的缅甸农产品加工园项目。推动我市开发园区与境外集聚区开展结对合作,在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支持。
五、加大企业海外发展金融支持。建议市委市政府通过政府牵头、金融机构跟进、民间资本参与的形式成立扬州市海外投资基金,用于企业开展投资环境和项目可行性调查、对外投资技术人员培训及重点项目前期费用补助、贷款贴息和保险补贴等;引导本地银行、担保公司、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走出去”企业需求的融资和保险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六、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政府积极推动与东道国之间进行投资保护协定洽谈,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跨国投资合作安全;牵头中信保公司、银行、法律服务机构帮企业建立境外风险防范预案,尽可能帮助企业规避当地政策、汇率、物流营运等方面多个风险点;加强与驻外使领馆的联系,重点关注东道国政治、经济发展动向,及时对“走出去”投资企业进行指导、管理与巡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