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多次强调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近年来,省财政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集聚集约,围绕省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空天海洋装备、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不断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一是支持3个区域试点,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起来”
2013-2015年,我省南京智能电网、盐城风电装备、泰州新型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3个城市特色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共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亿元,省、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别配套5.1亿元。
在财政资金的扶持下,试点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放大:
——
——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均超20%;
——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共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50余家,新增各类专利300余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一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
3个试点区域正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二是支持关键技术、关键项目和关键载体,推动新兴产业“长出来”
省财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
——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突破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基于提高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载体建设等。
2013年以来,共安排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偿补助资金26亿元,支持了248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700亿元。在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下: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年研发投入超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占全省比重超过40%。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快速壮大,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2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30%,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光伏、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
三是改革财政支持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壮起来”
为支持战略性产业领域优强中小型和成长型企业发展,
2017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高科技投资集团,对有偿使用资金进行了基金化改造,成立了首期规模为10亿元的江苏疌泉毅达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共集聚产业链企业200余家,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