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政策发布>财政业务>财政农业发展>农业处

(苏农开【2017】26 号)关于做好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项建库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7- 11- 07   10: 39        字号:[ ]
索 引 号  014000677/2017-01953 信息分类  农业处
发布机构  江苏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 2017-11-07
信息名称  (苏农开【2017】26 号)关于做好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项建库工作的通知
时  效

有关市、县(市)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局,省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农开规2015〕1号)和《关于开展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农开综2017〕3号)要求,为切实做好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选项入库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全省农业迈上新台阶的部署和要求,以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生态开发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和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扶贫开发,优先支持帮扶片区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脱贫致富

    二、选项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要按照各类区域农业后备资源“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开发范围、原则、目和规划布局等以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年实施的推进思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对年度项目和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相协调。

(二)坚持整体推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将纳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的整乡镇(片区)推进项目作为年度开发的重点科学规划、连续投入、扎实推进将区域整体推进与各类省级农业综合开发总体目标任务统一起来,通过项目连片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通过多主体联合申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品牌产业优势,着力提升区域农业后备资源农产品竞争力。

(三)坚持精准开发,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按照省政府明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以精准开发的理念,推进效益开发、生态开发、扶贫开发,加强项目区田间水利、农业、科技等各项措施配套,优先完善中沟级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条件。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及特色主导产业扶持力度,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产业体系构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坚持生态开发,促进开发保护并举。充分发挥农业区域后备资源生态优势,扶持优质生态农业发展。严格执行项目区环境保护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节水、节能措施,提高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水土保持措施配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持开展生态观光类项目建设。

(五)坚持扶贫项目优先,促进区域脱贫致富在符合专项资金使用条件和范围前提下,优先扶持省定六大帮扶片区和经济薄弱村所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认真落实农业综合开发帮扶工作既定的任务和规划,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六)坚持择优申报,促进公开依规选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实行公开选项、依规立项主动接受监督。所有立项项目须从项目库中择优选取,上报的项目要求建设方案可行投资方案可靠、绩效目标明确、建设主体积极性高,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

三、政策要求

纳入本批选项入库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沿海滩涂垦区配套项目、省级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

(一)选项范围2018年度省级项目选项以“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开发范围和规划布局为重点申报项目区的外部水、电、路等骨干工程应已建成,使用状况良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区规划应符合生态保护要求,满足相关管理规定。并且,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应优先安排在故道中泓两侧;滩涂垦区配套项目应位于达标海堤以内的滩涂垦区;采煤塌陷地应位于沉稳区。此外,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六大帮扶片区”的持力度,2018规划的片区帮扶项目应优先选入项目库。

(二)建设主体一是项目申报主体。四类省级项目申报和建设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居委会)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组织成立经营1年以上(2016930日前工商登记注册),具备自筹投入能力,农民合作组织申报项目须经社员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同意。农业企业须连续经营1年以上(2016930日前工商登记注册),土地流转(或合作)手续齐全有带动农民增收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相关主体也可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联合其他主体共同申报,但应有明确的牵头主体二是科技推广实施主体。项目建设单位要有实施农业科技推广的能力和经验,且有具体的品种和成熟可靠的技术承担科技推广的科研单位须为县级以上(或相应层次)农业科研推广机构

(三)项目类型与建设规模。一是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沿海滩涂垦区配套项目、省级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建设规模不低于4000;省级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规模不低于2000二是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高沙土不设立该项目类型),建设规模1000-2000亩。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必须在各县(市、区)上报的整乡推进重点乡镇,项目建设应强调新技术、新品种的运用。

(四)“整乡整镇”推进。各县(市、区)均应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以主导产业为牵引,以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整乡整镇(片区)推进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还应明确不少于1个乡镇作为整乡推进的重点乡镇,在已有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用1个建设年度完成乡镇区域内可治理面积(不足申报要求的零散地块除外)开发。

(五)投资管理。一是财政投资政策。2018年四类省级农业综合项目的一般项目区省级财政投资标准为1500/亩(含2003年及以前的老项目区改造项目);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省级财政投资为2000/亩。在省级财政投资基础上,鼓励市县两级财政增加配套投资,提高项目建设标准。项目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区灌排、道路、农田林网和科技推广服务等基础性设施工程的建设;其中科技推广财政投资金额应不超过项目总财政资金的4%,没有科技推广需求的可以不安排科技推广投资,其他参照2017年度省级项目要求。二是自筹配套政策。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居委会)申报项目自筹配套资金不作强制性要求;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三类主体申报项目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资金的10%;农业企业自筹配套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资金的50%。自筹资金可以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及项目区种养用大棚、机械、厂房(冷库)、苗木等经营性设施设备的配套投入,纳入项目总投资计划中。三是先建后补政策。根据《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的意见〉的通知》(苏农开〔201714号)精神,农业企业独立申报本批项目应开展“先建后补”。项目申报单位除需提供统一要求的项目申报材料外,还应提交 “先建后补”项目申请材料和实行“先建后补”模式建设的承诺书,如期完工保证,以及所申报建设内容未重复申请其它财政补助资金等事项。

四、申报要求

(一)严格执行项目库建设制度。项目库是项目计划分配和选项立项工作的基础,各县(市、区)要认真做好项目入库和选项申报工作。申报单位根据要求编制项目建议书(附件12向县级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经县级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填报项目汇总表存入项目库,没有开展选项入库的县(市、区)不安排2018年投资计划各地要按项目库建设管理要求,加强对项目库的建设与管理。向省级申报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筛选产生。

(二)申报程序。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改革试点的13个县(市、区)应正式行文将项目库建设情况(附件3及相关入库材料报省、市备案,并提出2018年度申报规模。非试点(市、区)根据本通知要求从项目库中择优推荐项目,并按各类项目申报要求向市级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申报材料,同时抄报省级主管部门。市级主管部门对非试点县推荐申报的项目进行考察和审查后,正式行文向省级主管部门报送考察审查意见及立项建议方案(附件4),省级审核后确定立项项目。所有项目申报单位都要向项目主管部门出具申报信用承诺书”(附件5

(三)申报规模各地在确定各类省级项目选项入库申报规模时,应以完成“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的开发任务为目标,并参照2017年度项目的建设规模合理确定。

(四)材料时间要求报省的申报材料(包括试点县报省备案材料)由市级收集整理后2017 1215日前报省开发局。未规定时间上报或内容格式不规范的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吴晓荣(黄河故道项目)电话:025-86771993;戴岭(滩涂垦区配套项目)电话:025-86771930;耿晟(采煤塌陷地项目)电话:025-86771990;邵挺(高沙土项目)电话:025-86771986。省财政厅农业处杨健 电话:025-83633174。

附件:

1.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产品基地项目

申报建议书(提纲)

2.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园区项

目申报建议书(提纲)

3.2018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项入库汇总表

4.2018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审查及考察

5.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信用承诺书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  江苏省财政厅    

 

2017年10月27号


 

(编辑: lufen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