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江苏财政

省财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投入支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发布日期: 2011-06-28   07:55   信息来源: 江苏财政厅 字号:[ ]

  “十一五”以来,省财政坚持把科教兴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通过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开展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鼓励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联合申报,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建立我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共安排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2.2亿元。二是稳定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苏政发[2002]147号)要求,以理顺体制、完善职能为突破口,安排专项资金4336万元,支持苏中、苏北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稳定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安排省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农业信息工程,支持渔业、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服务手段。安排畜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亿元、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资金4245万元,支持县乡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所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能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鼓励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联合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是支持农业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江苏省“十一五”人才事业发展规划》,通过“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到“十一五”末,全省农业行业拥有各类专业人才近14万人,其中涉农科研人员1.2万人,占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的10%以上;争取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资金9360万元,支持我省27个农业科研单位领头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承担的列入国家50个农产品范围的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省财政安排培训资金2600万元,对全省29793名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经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辅导员轮训一遍;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财政共安排资金5亿元,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23.4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3.8万人,培养现代职业农民7万多人,农民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不断提高。 

  省财政对农业科技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已形成了链式扶持,突出了农业科研、推广、教学单位与生产相结合,体现有序竞争、优势互补、协作攻关和产业带动。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农业科技创新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一步,省财政将紧紧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这一目标,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扶持科技创新、转化应用、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按照《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工程,大力培育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五支队伍”,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省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